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调查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31日      来源 :       作者 :      浏览量 :


关于“治未病”

早在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医药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化以及医学目的的重大调整,“治未病”这一古老而前沿的理念,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当一些所谓现代病、文明病相继出现之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系统理论及灵活多样的技术手段,体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各级政府推动中医养生预防保健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尚未得到广泛普及,服务模式尚需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手段和形式需要丰富,专业技术队伍缺乏,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因此,我们对治未病的调研,旨在探究养生保健体系形成中的不足之处,探索并构建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的健康机构,让真正优秀的传统养生文化与技术为当今和谐社会服务。

前期活动准备和策划

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调查”小组结合我校优势专业特色,紧贴全国中医药大会时事,在钱国玲老师、张虹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富阳骨伤医院、富阳区中医院的治未病科展开调研。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调查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国玲老师及张虹老师两位指导老师和6位学生组成。

王逸翔 护理学院2020级本护一班

万琪慧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1班

高梦婷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滨中医1班

范雯婕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滨中医1班

於佳宁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滨中医2班

温小雅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滨中医3班

6月6日进行了第一次面议,建立了小组群聊。陈老师强调了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

6月25日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几家中医类“治未病”中心信息,收集治未病相关材料,以及梳理提问活动安排

7月6日、7月7日及7月11日,团队内6名成员进行了三次线上会议。成员之间安排了分组任务,为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

7月11日积极联系相关中心人员,搭建调研平台,实现了活动的可靠性。

7月13日第一组小分队前往富阳骨伤医院和富阳中医院进行采访调查,小组成员设计调查问卷。

7月15日第二组小分队前往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进行采访调查。

7月16日第三小组共同前往浙江省中医院西湖院区、浙江中医药大学门诊部。

团队所有成员共同访谈,集体合照。

活动进行时

7月13日第一组小分队前往富阳骨伤医院和富阳中医院进行采访调查,虽然大众逐渐具备养生意识,但对中医方面“治未病”的了解很少,虽是缺陷,但在这方面也许也是一片蓝海。在身边的同学填调查问卷时,普遍都表示这是他们的知识盲区,但却也对此抱有很大的好奇,愿意去了解,我想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吧,莫名地就被感动到了。即使没有很大数据的支持,但是调查服务我们一直路上。


7月15日第二组小分队前往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进行采访调查,访谈过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家也没忘记进行录音和记录,分工有序。


16日下午与17日上午,我们分别对浙江省中医院的治未病科分诊护士、医生、浙江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张国栋医生进行了访谈。在出发前,小组率先结合了之前的访谈进行了问题整理,讨论确定了当日需要询问的问题;同时对已学的治未病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对即将走访的医院治未病科室的规模,影响力及主要作用进行了了解。

这一次实践调查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治未病的含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这次的活动中小组成员收获了健康之路,还有人性的感悟,更收获中医文化,揭开养生之道的小小面纱。本次活动认识了可爱的小伙伴和优秀的老师,收获颇丰。

调研成果

调研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小组到达的时间正值门诊的旺期,加上疫情的影响和炎热的天气,中途有多小挫折,但是同学们都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持久地开展实践,在深入了解社会的过程中,进行有深度的探究,获得可贵的一手资料。通过缜密的组织、认真扎实的开展实践,使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组成员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各个专业的知识,经过反复修改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获得将近650份调查。

部分团队成员感悟

在这次实践调查中我认识到,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实践体系的建设还在初级的阶段,中医药服务在公共卫生体系当中的供应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之间还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对于其中供给与需求不一致的地方,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去否定它,因为在社会实践中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一种新的实践形式的发展都必然经历一个从相对不符合人的需要阶段一步步渐进地发展到相对符合人的需要的阶段。虽然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它的发展阻力也很大,但社会上人们解决亚健康问题的需求只会增长,不会减少。而要满足这种需求,最可行的就是建立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体系。认识到了这种需求,我们就能够判断,不管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当前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它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困难,它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在这种情况下,本着医疗事业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我们就不会被工作上的任何困难吓倒,健康中国的建设就一定能够成功

    —— 护理学院 2020级本护一班王逸翔

在走访医院的过程中和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我了解到部分医院对治未病科重视程度较低,群众对治未病理念理解少。因为医院治疗手法繁复,医疗费用较高,大部分选择在社区卫生院就诊。这说明中医药治未病中心道阻且长,治未病仍需深入基层社区进一步宣教,治疗方式及人员配备需要改进提升,让人们意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让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多元化发展。通过这次调研我更坚定了,把中医养生事业推广到医疗工作各个方面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为人类健康事业努力的决心!

—— 第一临床医 学院 2020级滨中医3班温小雅

在实践的过程中,更让我萌发了许多思考,治未病的面对对象如今可能存在模糊混淆的界限,更可能产生借此旗号向部分健康人推销某些他们并不需要的物品,如何加强监管与监督仍是如今乃至日后的一个问题。此外,在与护士与医生们的对话中,他们都提及了医德的重要性,所谓大医精诚,在之后的习医之路上会不断去学习,去感受,去体悟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中医骨伤科学1班万琪慧

上一条:我院开展思政理论课暑期实践教学
下一条:青春•使命—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关闭